已亥杂诗,是哪一年写的
《己亥杂诗》是清代诗人龚自珍(1792-1841)创作的一组诗集。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(己亥年)),这一年作者48岁,因厌恶仕途,辞官离京返杭,后因迎接眷属,又往返一次。 龚自珍所作诗文,提倡“更法”“改图”,批评清王朝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。 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15首。 是一组自叙诗,写了平生出处、著述、交游等,题材极为广泛,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(人教版)收录。
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
“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。 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 ”此诗前两句写景。 望着夕阳西下,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,这离别之愁,不仅是离别家眷,更是离别朝廷。 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,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,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,是他的理想所在。 现在,他被迫离京,心情是多么复杂呀! 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,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,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。 诗的后两句,诗人将笔锋一转,即景抒情,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: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 ”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。 在古人眼里,凋谢飘零的落红,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“无情物”;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、积极有为的一面,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,表现一种不甘自弃、继续奋斗的精神,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、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。
龚自珍在什么地方写的己亥杂诗,他为什么写
《己亥杂诗》创作背景:
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(1839年),这一年作者48岁,因厌恶仕途,辞官离京返杭,后因迎接眷属,又往返一次,在南北往返的途中,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,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,不禁触景生情,思绪万千,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,于是诞生了《己亥杂诗》。
相关问答
Q1: 《已亥杂诗》是哪一年写的啊?
A1: 哎呀,这《已亥杂诗》啊,是清朝大诗人龚自珍在1839年写的,那年正好是农历的己亥年,所以诗集就叫这名儿啦。
Q2: 龚自珍写《已亥杂诗》的时候,背景是怎样的啊?
A2: 哎,那会儿的背景可不简单,清朝末年,国家内忧外患,龚自珍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,心里那叫一个急啊!他写这些诗,其实就是想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改革的呼声,可以说,这些诗里头满满的都是他的忧国忧民情怀。
Q3: 《已亥杂诗》里头有啥特别有名的诗句不?
A3: 当然有啦!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就是出自《已亥杂诗》,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呼吁老天爷啊,多给咱们国家降点有才的人,别拘泥于那些老一套的规矩,这诗句到现在还经常被人引用呢,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大!
Q4: 龚自珍写这些诗的时候,心情是怎么样的?
A4: 哎,龚自珍写这些诗的时候,心情那叫一个复杂,既有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,又有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愤懑,不过,你也能从他的诗里头感受到那种不甘心和希望,毕竟他还是期待着国家能有转机的嘛。
本文来自作者[一条小梓晨]投稿,不代表云翔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hifuapp.cn/zlan/202501-144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云翔号的签约作者“一条小梓晨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已亥杂诗,是哪一年写的 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云翔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已亥杂诗,是哪一年写的《己亥杂诗》是清代诗人龚自珍(1792-1841)创作的一组诗集。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(己亥年)),这一年作者48岁,因厌恶仕途,辞官离京返杭...